丟掉幻想,趁早跑路

丟掉幻想,趁早跑路

​我本可以容忍黑暗,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。

安東尼在他的《這些都是你給我的愛》裏面有一句話「現在 執著追求的事 將來必定有一天變成不重要的」,我是深以為然。後來我每當患得患失,後悔錯過了什麼事情,都會想著,何必對現狀耿耿於懷,説不定過去之後我就不再會想起了,不如就那樣算了吧。正如我剛才在讀去年前年這個時候的總結,已經不理解自己當時為何要執著地做那些決定了。


2017 年的元旦在宿舍過。

有一句古話説得好,「距離保持美」。想起在珠海的兩年要生要死想回廣州,現在如願以償,到頭來每逢節假日都不願意回家。雖然嘴上説是在學校準備期末考,但是隻是貪戀在宿舍的自由。想喝酒的時候喝酒,一盒一盒檸檬茶放冰箱想喝就喝,沒人責備你說,你應該那樣,你不應該這樣。消極姐Podcast 裏面也説過,喝一杯 Beer,微醺的時候寫代碼最是順暢,我也是這樣認為的。

所以我就靜下心來準備期末考了?不可能的,這麼多年過來,我已經是老老實實放棄掙扎了,大學的期末考,靠的是緣分,還有濃濃的師生情。

在準備複習的前一天,在別人的推薦下我開始看《逃避可恥但有用》,朋友說「男主很像你,一樣也是個程序員」。在看這部劇之前,我幾乎不怎麼看日劇,沒想到一開始看就一發不可收拾。依稀記得是下午四點半考完一門,開始坐在電腦前看劇,後來餓了點了一份外賣當作午飯,看完的時候,往窗外望望,已經是第二天凌晨。因此,我的最後一門考試是裸考狀態參加的,還好,運氣很好地過了。

朋友當時勸告我說,真不應該過分沈迷 gakki,毀終生。我除了同意,還能說些什麼呢?

順利考完所有科目之後也沒回家,待在宿舍,開始看別的日劇,相比於滿是所謂「小鮮肉」和歷經審查的國產劇,套路滿滿只顧著王子公主式愛情的韓劇,平庸日常的日劇貌似是更得我心。沈迷日劇不也是逃避現實嗎?除此之外,逃避現實還有一種方式,我偶爾也會去廣州東站的 MUJI 逛逛,雖然看著價格完全無法下手,但是 MUJI 的設計完全滿足了我對日常家居生活的幻想。


寒假幾乎是在看劇和網吧裏面過,當然還有別的有趣的事情,例如是宵夜,香港旅行,也有很痛苦的事情,例如是考駕照。前幾天朋友在哭訴説考駕照太難了,已經肥佬了若干次,有想放棄的念頭。那個時候我也是啊,半年後我不也是半個老司機了,執著追求的事將來必定有一天變成不重要的。

之前和 LGA1150 碰面,他分享了在港島的經歷,我便心血來潮寒假到港島那邊走一走,發朋友圈,約上同行的朋友,下決定,也就是半天的事情。之前喜歡 MLA,MLA 的歌很多地方我都沒去過,例如是下亞厘畢道,例如是長洲,例如是土瓜灣。雖然我也喜歡麥浚龍的《雷克雅未克》,但是冰島畢竟是遙遠,等到二十九歲再去。

四個人,在蘭桂坊吃燒烤,喝喜力,背靠港島的山。


回國後就接受現實,實習了,傳説中的九九六,雖然滑水摸魚是我的日常,說不辛苦是不可能的,說學不到東西,也是不可能的。每天上班通勤都是七號線,那個時候最有趣的事情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。

獨自一人吃完晚飯,獨自一人漫步回公司,晚風溫柔到極點,也是一天最愜意的時候了。

這份實習經歷了整個春天和夏天,經歷了無數的酷暑,颱風天。可是又有什麼能永恆不變呢?承諾的彈性上班,後來變成上班打卡,彈性推遲下班,還説告訴你要談奉獻,實在是非人哉,最後決心學期結束就說再見。

大學城,再見了,說實話,除了偶爾讓人覺得溫柔的晚風,晚霞,我並不喜歡這個地方。雖然珠海比廣州荒涼,但至少落得寧靜,一個人也可以自得其樂。我最討厭新天地商圈,島上的人一方面毫不掩飾地暴露自己暴發户的本性對出品毫無保證,另一方面借著壟斷來攫取財富,一家獨大的地方從來不會有好的事情。

That's why we can't have nice things in China.


如果讓我今年標記出最頻繁出沒的地點,大陸來算應該是天河北,境外就是港澳了。

天河北,一條街可以逛完我喜歡的 MUJI,IKEA,UNIQLO,餓了就有博多一幸社,一龍拉麵,吉野家和花月鐵板燒。

不覺得一個人吃拉麵有什麼問題,享受美食是一件私密的事情,和朋友分享也有分享的樂趣,獨享也有獨享的樂趣。獨自一人可以不用顧忌旁人的速度,也不需要思考和旁人聊天的話題。反正周圍的人你也不認識我,我也不認識你,一個人可以專心聽耳機裡面播放的 Podcast,忘卻周圍的環境。安安靜靜沒人打擾,這些機會不是每天都有。

推薦一龍拉麵的芥末章魚,每次必點。


至於出境,認真一算,澳門去了兩次,香港破天荒地去了七次,有早有預謀的約行,有為了美食和購物而說走就走,也有兩次是為了看 MLA 和楊千嬅的演唱會,遊記收錄在游记精选集

以前大陸人都說香港地方細,物價貴,屋更貴,後來更有人叫囂港樂已死,香港是文化貧瘠之地,還貼上「石屎森林」和「文化荒漠」的標籤。後來我發現,能隨意表達這樣觀點的人,往往是道聽途說,並沒有真的了解香港。這些成見靠的是以訛傳訛的方式來活著,來掩蓋內心的嫉妒和所謂民族自豪感。

給傻子一句話,他就能從天亮講到晚上。

聖誕去看 MLA 的那天,在 MUJI 買聖誕禮物,結帳之後,店員說禮物放在了紙袋裡面,回去後拆開一看竟然是一對 smoky pink socks,香港濃厚的聖誕氣氛,對比起回國後的感受,實在是令人失落。


倒車的大半年來,遇到各色各樣的事情,每天晚上翻來覆去,都在提醒我,要獨立,思想上獨立,經濟上獨立,不要一輩子跪著,不要當一個巨嬰,不要去依賴,不要去做一個方形的西瓜

一年前就已經關注利器這個網站,六月份的時候剛好讀了一篇利器訪談,lepture|Typlog 作者:中文世界最大的悲剧便是封闭,其中十分喜歡 lepture 評論中國公眾號和個人博客的一段,當時便把 Just lepture 加入到 RSS 訂閱。這裡以 CC-BY-NC-SA 4.0 轉載過來。

相比如今公众号等大热的文字创作平台,你如何看待博客?

我喜欢个人博客,尤其是在这粉丝经济大行其道之时。我喜欢看作者们的生活思考或者技能分享,感受一个个活生生的人。看个人的真实想法,而非替粉丝的说话。现在大家越来越不怎么更新了,越发显得珍贵起来。

我尝订阅过几个公众号,后来都取消了。偶尔看看朋友圈,多数文章的标题都在叫唤着「快点我快点我」,但是并没有什么好看的;又有喜欢的朋友分享的文章,点开一看,不好意思,文章已经被屏蔽了,所以现在很少会看公众号文章。这并不是说公众号里没有好的内容,但是大多数文章都是糟糕的排版,各种表情包以及不相关的图片穿插于并没有什么价值的文字之间,所以多数时候也就懒得点开了。

有时在它处看到一篇还不错的文章,但是作者一直在文章里隔三差五地推销一下他的公众号,打断阅读思路,又在每篇文章里放上一个丑陋的二维码,所以越发反感公众号了。

中文世界最大的悲剧便是封闭。从国家到公司,从公司到个人,都在打造围墙,建起一个又一个圈子。因为封闭,没有长尾效应,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当下,一个热点驱逐着另一个热点,没有积淀的走马观花。

更悲哀的是整个世界都在向中国学习。

我不了解为何大家会去阅读公众号,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能错过的内容。如果想获得的是知识,那读书是更好的选择。当然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错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嘛。

我自己不用国内这些平台写作,一是想自己掌握自己的数据,二是不想去猜各个网站的敏感词都是哪些。我的博客是 Just lepture。

彷彿是找到了知音,我也十分不喜歡公眾號,喜歡個人博客。之前也無償幫助身邊的朋友搭建個人博客,分別是用 Hexo 的 Fabre Li 's Blog 和 Ghost 搭建的曾氏狗窦

關注 lepture 之後,在讀利器拾遺,剛好點了博文裡面的連接,微信脸书,一丘之貉,便覺得《一天世界》也是值得關注的博客。後來碰巧網上商城做促銷,我免息分期買了 AirPods,便打算找 Podcast 聽,網上搜了一圈,關注了《一天世界》,《IT 公論》,《內核恐慌》,《Checked》。後來關注了《內核恐慌》的主持 Rio,原來是嶺南學院的師兄,逐漸覺得這個 ID 十分熟眼,竟然是在 Shadowsocks 的 GitHub Repo 上見過。

感謝互聯網能讓我和這麼多有趣的人相遇,讓我有一點開始相信六度分隔理論了。

想起一件小事,和某人談起「微信是有言論監控的,一有異議就會被公權力抓進去調查」,他的本能反應竟然是「喔,那我們以後說話小心點了」。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對這個地方的人絕望的,每一個長輩們都告訴我,過日子要踏踏實實。而所謂踏踏實實,只不過是告訴我,要適應這個體制,去迎合這個體制。但這麼多年來從來沒人鼓勵我,即使我改變不了它,但我可以勇敢地遠離它。

還是丟掉幻想,趁早跑路,至少從現在開始,遠離你國的互聯網及其一切產品,遠離這個充滿愚民,幼稚,反智,庸俗的圈子。

All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.